活跃于国际舞台的俄罗斯作曲家Sofia Gubaidulina(索菲亚·古拜杜丽娜)于13日去世,享年93岁。她将东西方风格融合在一起,使用民间乐器创作出沉思风格的新声音。
出生于鞑靼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(现为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)的奇斯托波尔。他的父亲是鞑靼穆斯林,母亲是俄罗斯波兰犹太人,他就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。1932年,全家搬到了共和国首都喀山。他先后在喀山音乐学校和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,同时致力于电子音乐的制作。
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,她探索新调性的态度被批评为“半生不熟的音乐”,但在1958年参加毕业考试时,肖斯塔科维奇鼓励她:“我希望你继续走错路(当局的说法)”,这坚定了他继续创作的决心。
毕业后,她一边从事电影音乐创作,一边创作自己的音乐。由于即兴创作可以规避官方审查,她与作曲家Viktor Suslin和其他音乐家组建了即兴创作团体“Astraea”。他们使用来自俄罗斯、高加索、中亚和其他地区的稀有民间乐器,不断融合前卫和流行音乐风格。
然而,1979年,她成为作曲家联盟主席Tikhon Khrennikov关注的七人之一,后来,她因第二任丈夫的著作而遭到克格勃的骚扰。
1985年,她获准前往西方,首次受到国际关注。从那时起,Gidon Kremer等小提琴家就开始演奏她的作品,包括小提琴协奏曲《献祭曲》。这些作品在西方广受赞誉,为她赢得了许多奖项,奠定了他在国际上的声誉。
然而,她的生活仍然很窘迫,1992年,她与第三任丈夫、理论物理学家Pyotr Meshchaninov离开俄罗斯,搬到了汉堡郊区,与同时代的作曲家Alfred Schnittke一起,直到去世,她仍在继续创作。
她一生留下了100多部出版作品,她的音乐融合了宗教之美和民族色彩。作为一名皈依东正教的鞑靼人,她创作了许多关于基督教神学和神秘主义的宗教作品。她本人将她的音乐世界描述为“声音的云朵”。
她的代表作包括为大提琴和管风琴创作的《十字架》=1979年)、一首歌词被反复吟唱了30多分钟的《阿肋路亚》=1990年、为小提琴、大提琴和俄罗斯民间乐器巴扬(类似手风琴)创作的《寂静》=1991年、以及为小提琴和钢琴创作的《绳上舞者》=1993年。
图片:Elbphilharmonie / Peter Fischli
讣闻 〓 Sofia Gubaidulina(93)俄罗斯出身的作曲家

2025/03/14
【最終更新日】2025/04/10
- Comment: 0
No comments yet.